簡介
內容簡介
最細膩的思考,最溫暖的筆觸,
知名教育學者楊寒給青年學子們的款款叮嚀──
我們不是全知全能的,我們不知道未來的確切方向,但我們的生命決不該在原地打轉,因為我們至少還能掌握自己的態度,以更寬闊的胸襟來面對這個世界。
本書特色
1. 出版緣起:專家學者指出,台灣教育已經出了問題,學校只教讀書和考試,忘了教導孩子們如何做事和做人,也讓孩子忘了主動學習和思考,也忘了謙卑。也是因此,目前親子教育和生命教育成了熱烈討論的議題。在許多大專院校中,也都強調「生命教育」議題。作者楊寒在多年來擔任大專院校大一國文老師的同時,有相當大的感觸,因此想藉由文本引導學生思考自我生命的價值以及方向。他以書信的文體,以學生為對象,學生寫了六十封信。
2. 全書從年輕學子的生活為出發點,以循循善誘、淺顯的筆調、真誠的口吻,對青少年孩子們天南地北地談生活。在全書中,作者多以自己的生活現身說法,全書沒有說理、擺脫假道學,一句「老師自己可能也不知道我未來的生命價值或意義在哪裡?」,立即拉近了與學生們的距離──對年輕人來說,這會是一本輕鬆入手,又能達到教育意義的生命教育書。
3. 呈現一個打破傳統的教師形象。在這本書中,作者以與學生對話的說話口吻,在開啟每一個話題時,都會以自己的周邊例子來舉例,也自我解嘲,自己也是個凡夫俗子,也有一籮筐缺點:也缺乏毅力、也愛吃垃圾食物、愛打電動、看漫畫,喜歡用iPhone到處打卡,對讀者來說,份外親切。
身兼詩人、作家,及大學教育者的楊寒老師,把在國文課堂上,與學生一連串的互動經驗,及對生活的發想,轉化為六十封溫馨的書信,邀請你一同進入體悟生命的殿堂。
章節
- 推薦序(p.10)
- 序一 說之以理,動之以惰的解惑師 僑光科技大學教務處課務組組長 洪銘吉副教授(p.10)
- 序二 教室之內與教室之外──讀楊寒《教室外的國文課》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王文仁助理教授(p.13)
- 序三 當一個活生生的教授出現 教育類書籍暢銷作家 李崇建(p.17)
- 序四 生命是真實的體悟 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張政偉(p.20)
- 序五 樂楊留記──序楊寒《教室外的國文課》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講師 余境熹(p.22)
- 序六 書寫與抵抗 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宋紅峙(p.24)
- 各界好評與推薦(p.27)
- 關於生命(p.37)
- 給學生的第01封信︰生命意義的追尋(p.38)
- 給學生的第02封信︰你的每一次遊歷都可能是一場壯遊(p.41)
- 給學生的第03封信︰做自己的偶像(p.45)
- 給學生的第04封信︰寵物帶給我們的生命教育(p.48)
- 給學生的第05封信︰每一次選擇累積了我們的生命(p.52)
- 給學生的第06封信︰看見雨後的水蛭(p.55)
- 給學生的第07封信︰坦然面對誤會(p.58)
- 給學生的第08封信︰前往目標的生命旅程(p.61)
- 給學生的第09封信︰你的「個人年表」(p.64)
- 給學生的第10封信︰面對自己的陰影(p.67)
- 給學生的第11封信:堅持目標或放棄目標(p.70)
- 給學生的第12封信:與世界相遇(p.73)
- 給學生的第13封信:與在世界中的年長者相識(p.77)
- 給學生的第14封信:面對當下的困境(p.80)
- 關於生活態度(p.83)
- 給學生的第15封信:重新認識你的家人(p.84)
- 給學生的第16封信:可不可以穿拖鞋上課?(p.88)
- 給學生的第17封信:清明節的懷想先祖(p.92)
- 給學生的第18封信:討論一下「持之以恆、半途而廢」(p.95)
- 給學生的第19封信:你的「飲食」是怎樣的呢?(p.99)
- 給學生的第20封信:你會帶什麼東西來上課呢?(p.103)
- 給學生的第21封信︰談談「速食與慢食」(p.106)
- 給學生的第22封信︰愛護自己身體的習慣(p.109)
- 給學生的第23封信︰白髮象徵了什麼?(p.112)
- 給學生的第24封信︰我們的「家族記憶」(p.115)
- 給學生的第25封信︰注視自己的外表(p.118)
- 給學生的第26封信︰母親的「母親節」(p.121)
- 給學生的第27封信︰希望只有好習慣陪伴你們一起成長(p.124)
- 關於面對自己(p.127)
- 給學生的第28封信︰關於「抱怨」這件事(p.128)
- 給學生的第29封信︰請大膽走出教室!(p.131)
- 給學生的第30封信︰培養自己的興趣(p.134)
- 給學生的第31封信︰未來的報酬(p.137)
- 給學生的第32封信︰文憑之外,你還要什麼?(p.140)
- 給學生的第33封信︰發現自己的優點(p.143)
- 給學生的第34封信︰老師想知道你的優點(p.146)
- 給學生的第35封信︰發現自己的缺點(p.149)
- 給學生的第36封信︰什麼是勇氣呢?(p.152)
- 給學生的第37封信︰做坦率的自己!(p.155)
- 給學生的第38封信︰給自己的約定(p.159)
- 給學生的第39封信︰玩電腦遊戲這件事(p.162)
- 給學生的第40封信︰坦率之外的「防人之心」(p.165)
- 關於情感經營(p.169)
- 給學生的第41封信︰我們無法確定愛情的明天是什麼樣子(p.170)
- 給學生的第42封信︰愛情也需要停損(p.173)
- 給學生的第43封信︰我認為的「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」(p.177)
- 給學生的第44封信︰「團結」是很好的名詞(p.180)
- 給學生的第45封信︰態度可以讓我們遇到貴人(p.183)
- 給學生的第46封信︰友情的經營(p.187)
- 給學生的第47封信︰為什麼要關懷別人?(p.190)
- 給學生的第48封信︰重視自己和尊重別人(p.193)
- 給學生的第49封信︰站在對方的立場想(p.196)
- 關於學習(p.199)
- 給學生的第50封信︰在教室的現場缺席(p.200)
- 給學生的第51封信︰關於「程門立雪」的故事(p.204)
- 給學生的第52封信︰國文課為何「古典」?(p.207)
- 給學生的第53封信︰和你討論「閱讀」這件事(p.211)
- 給學生的第54封信︰為什麼要「書寫」?(p.215)
- 給學生的第55封信︰閱讀是認識世界的一個管道(p.219)
- 給學生的第56封信︰所有的人都覺得「學習」很重要(p.223)
- 給學生的第57封信︰來這個世界觀光(p.227)
- 給學生的第58封信︰迷路的額外風景(p.231)
- 給學生的第59封信︰用負責的態度道歉(p.234)
- 給學生的第60封信︰書寫是讓世界認識自己的方式(p.237)
作者簡介
作者簡介
楊寒
A. 作者得獎記錄
1.楊寒,本名劉益州。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系碩士,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,創世紀詩社同仁。
2.曾經獲優秀青年詩人獎、創世紀五十年詩創作獎、安高詩集整理獎、中縣文學獎等獎項。
3.著作:曾以筆名楊寒出版詩集《巫師的樂章》(唐山出版社)、《楊寒短詩選》、《與詩對望》(創世紀詩雜誌社出版)、筆名秦君涵出版《巫師的樂章1~5冊》(2004~2005,唐山∕上硯出版)、筆名WizardCH出版《大刀歌》(2006,春天出版)等。
4.今年度已出版的作品為《我的心事不容許你參與》(釀出版,2012.1)及小說《不存在的西班牙哲學家Abejundio的愛情語錄》(2012.4,寶瓶文化)
5.現任台中教育大學及靜宜大學兼任助理教授、僑光科技大學兼任講師、創世紀詩社同仁。
B.以往的名人背書
楊寒從就讀東華大學中文碩士班時開始發表詩作,表現了他異於同年代青年詩人的強烈個人特質:一種兼具熱情與冷靜的思辯傾向,以及微帶憂鬱、沉思的內在性思維。透過作品,使他很快就獲得詩壇的肯定,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與創世紀五十週年詩創作獎等重要獎項。他的詩,出於抒情,又能跳出抒情之外,探問現象之存有、時間之層次,而總綰於詩的形構之中,表現出一個青年詩人對於生命意義的探問及究詰。
C.折口文字
本名劉益州。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,台中教育大學及靜宜大學兼任助理教授、僑光科技大學兼任講師、創世紀詩社同仁。曾經獲優秀青年詩人獎、創世紀五十年詩創作獎等獎項。曾出版多部詩集、散文及各類小說,近作包括《我的心事不容許你參與》、《不存在的西班牙哲學家ABEJUNDIO的愛情語錄》等等。
FB留言
同作者書籍
同書類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