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內容簡介
多元.錯置.拼接.混搭.跳痛
除了賣包子、修紗窗,還有哪些生意可以沿街叫賣?
擔心找不到的東西如果都裝上衛星定位系統?
如果八卦也有分級制?
要如何使用加重語氣讓你無往不利?
廁所裡看的書VS兩天之內改變氣質的書?
除了吸菸區,咖啡館內還該設什麼區?
置入性行銷可以怎樣無孔不入?
……本書都有你想像不到的創意!
跟馮光遠學台式創意的第一本書
本書集結馮光遠2005年起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「三少四壯」專欄的51篇經典文章──其摘取台灣社會中多元的文化元素,藉每篇文章化身51個身分,或馬殺雞常客、或自然輸入法的擁護者、或婚紗攝影街的路人甲、或前206師砲兵下士……對各種角色或情境發揮想像,許多見解及創意總令人拍案叫絕。
而第51篇文章所創作的角色「國寶級白目」並沿用至今,成為國人最熟悉他的一個稱號。
章節
- 沿街叫賣(p.12)
- 提款機(p.16)
- 電蚊拍(p.20)
- 寫實路線的婚紗照片(p.25)
- 大師(p.30)
- 電視上的獨家新聞(p.35)
- 牛肉的履歷(p.40)
- 蠢才手機(p.46)
- 買那本書的人,通常也買這本書(p.51)
- 家庭服務台(p.56)
- 無法投寄的道歉信(p.61)
- 生活裡需要衛星定位系統(p.66)
- 如何在不傷對方自尊的情況下規勸朋友(p.71)
- 排隊(p.77)
- 從世界什麼什麼日談起(p.82)
- 八卦(p.87)
- 我傾向不解釋(p.91)
- 撞衫(p.96)
- 飯後的禁忌(p.100)
- 偶爾,要過個完全不理眾人的一天(p.105)
- 還好只有政治撕裂人際關係(p.109)
- 電影工業裡的選角主任(p.114)
- 怎麼?還有續集?(p.119)
- 十一月二十六日,吃 ─ 到 ─ 爆 ─ 肚 ─(p.124)
- 老闆給員工的公開信(p.128)
- 如果麥當勞辦大學(p.133)
- 新概念書店(p.138)
- 開派對(p.142)
- 年終檢討(p.148)
- 新年願景(p.153)
- 吸菸區(p.158)
- 尾牙(p.163)
- 過年(p.168)
- 被歧視的兀鷹(p.172)
- 攝影展心得(p.176)
- 吃在大賣場(p.180)
- 讓輸家致詞(p.185)
- 稿債(p.189)
- 主播台上(p.194)
- 紀念性物件(p.198)
- 手機充實人生(p.202)
- 求職面試(p.206)
- 擺地攤(p.211)
- 喝紅酒(p.215)
- 駕駛座讓人現原形(p.220)
- 啦啦隊(p.225)
- 發現可疑人事物,請打一一○報警(p.230)
- 有禮貌的社會(p.234)
- 未來是女人的世界(p.239)
- 棒球場上的諸多決定(p.243)
- 困頓的寫作環境(p.247)
作者簡介
作者簡介
馮光遠
1953年9月23日生於台北。天秤座。O型。父母親來自上海。
1977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,退伍後赴美國康乃狄克州就讀費爾菲爾德大學(Fairfield University)大眾傳播研究所。期間深受脫口秀節目《週末夜現場/Saturday Night Live》諧諷風格(parody)的影響。
畢業後結識李安、舒國治等人,開始了攝影、編劇等創作(與李安共同編劇的《喜宴》於1993年奪得包括柏林影展「金熊獎」在內的多項大獎,且為該年全球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)。1983年進入余紀忠創辦的《美洲中國時報》擔任編譯,開始其新聞工作。後來又轉任《中國時報》紐約新聞中心,直至1992年返台定居。
1989年仍在紐約期間,與同事李巨源搭檔,在中國時報推出「給我報報」專欄,以「偽新聞」的形式嘲諷時事。當時台灣解嚴不久,社會上各種衝撞體制的運動十分激烈,但「給我報報」則以華人地區首見的諧諷文體,極盡顛覆、惡搞、挑戰禁忌(尤其是政治與性)之能事,讓民眾在爆笑同時,看懂威權當中的假道學,所形成的「報報體」創作語言也逐漸擴散到台灣其他領域。
「給我報報」二十餘年來,從兩人兩支筆到由馮光遠主導的龐大有機團隊,從平面媒體專欄到電視電影電子報、到出版《家庭性辭典》等二十餘種書、到成立「睜眼社」舞台劇團,開創力驚人。馮光遠並曾化身徐玖經這號虛構人物,在電視節目上主播新聞,還拍攝參選總統的「偽」紀錄片《為人民服務》,自編自導自演。
其從最初的「搞笑優先」,到近年因國內政治言論尺度的不增反減而積極參與公共事務,也由於對公眾人物的嘲諷、批判,而遭遇逾十件官司(其中與前文建會主委盛治仁的訴訟,即以觸犯「公然侮辱罪」,於2014年8月被判拘役二十天定讞);並於結束長達半年的「憲法133實踐聯盟」倡議工作後,以無黨籍身分投入201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。
FB留言
同作者書籍
同書類書籍